編輯:極品女性網 2021-06-14 07:34 極品女性網 字體: 大中小
(2018大學生賽精彩瞬間)
在開頭請允許賽普君羨慕一下各位老鐵,你們趕上健身的黃金時代了!
三月底結束了我們的第二場校園健身比賽。很多學員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私底下進行交流,也知道很多學員是第一次參加健身健美比賽。不過就像校方的口號一樣【這場比賽你們都是大贏家!】賽普舉辦校園健身全明星賽,是希望能讓每位賽普學子有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同時通過比賽的的歷練感悟專業的重要性。相比之下,成績顯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上周末全國大學生健身健美錦標賽也順利結束,接下來的日子里就是各種各樣的大小賽事接踵而至,真的是只要你愿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可以備賽,只要你愿意,每個月你都可以去比賽。
春夏交接的美好季節里,總有不盡的精力去搞事情。身邊很多人都在忙著健身減肥,甚至備賽比賽。作為一個健身行業臺前轉幕后的我,不禁感慨:現在就是中國健身行業最好的時代,也是年輕健身人群的時代!在此不是做無病呻吟,不是做矯揉造作,只是就像這美好季節一樣,“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比绻f中國的健身行業是一江春水,那我絕對就是水中一條魚兒,切實感受著十幾年來這水寒水暖的變化。
(2018大學生賽精彩瞬間)
國內九十年代末開始出現首批專業的健身俱樂部,隨后中小城市才逐漸出現“健身房”。第一次進健身房還是在04年夏天,那也是國內健身行業第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那是我們當地一位省健美冠軍開的健身房,標準的“鐵館”,因為全是自由器械和復合器械,沒有跑步機橢圓機等電子運動器械,更不要說普拉提瑜伽運動康復之類的設備和課程了。而且有意思的是這家所謂的“健身房”一樓是健身房,二樓實際上是棋牌室麻將館,擺不開的幾臺“老虎機”也放在了一樓健身房的角落里。那聲音賊好聽,我經常練前或練后來幾把,很美好的回憶。當時會員卡也非常便宜,年卡,300,半年卡180,月卡50,那位冠軍老板也是唯一的教練,主要收入是卡費,現在想想,應該是二樓棋牌室收入占大頭才對...
實際上2000年之后一線城市才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豪華健身俱樂部,但也僅僅是在一線城市,F在大部分的健身者們應該難以想象我們那時候的健身環境,我認為那種鐵館應該才是大部分城市健身行業的初始形態。那時候小編還是高中生,隨著網絡的普及,正常點的同學都有網癮,泡網吧,小編這種就稍顯另類,泡健身房。人家體育生練田徑還有個上大學的奔頭,在當時看來泡健身房就為了健身而健身,是無助于高考,無助于前程的。
(海景房健身房)
再后來因為練得勤快,跟健身房老板就成了有實無名的師徒關系。當時健身房老板還不到四十歲,仍然在參加一些健美比賽。那時候的比賽很稀罕,每年就那么幾場,偶然趕上放假,咱也跟著去見了一下世面,但那次見世面直接影響了我對健身行業很多年的看法。因為那次比賽雖然號稱某省錦標賽,但規模小,沒什么觀眾,場地破舊,關鍵是獎金極低,級別冠軍才600塊錢加一桶蛋白粉,不得不說,太寒磣了。老板拿了個第三,獎金二百塊錢,我們光綠皮火車票就花了120...后來同桌跟我說那么喜歡健身,以后去練健美吧,我直接懟了回去“一個省冠軍靠比賽都養活不了自己,就算拿了全國冠軍又怎么樣???”
即使理論知識匱乏,經濟條件欠缺,也一直在摸索著進行健身訓練,高中沒有間斷,大學沒有間斷,以致后來上班工作也仍然保持著健身的習慣,還自制了杠鈴和啞鈴。在此期間(08-10年)國內一線城市的健身行業進入轉折點。健身俱樂部的數量增加使行業競爭惡化,擴張過快的健身行業在技術上,服務上都出現了漏洞。這是國內健身行業的低谷期,只有真正熱愛這個行業,并且實力足夠雄厚的企業才在此期間堅持了下來,2011年之后,一線城市的健身行業逐漸復蘇,進入平穩發展階段。也就是在這時候,我過夠了朝九晚五的生活,糾結中轉了行,憑借多年的健身經驗,和積累的健身知識轉型為一名“健身教練”。像我這種練得久了做健身教練,有錢的自己開健身房還是前些年比較常見的從業形式。
(近些年雨后春筍般的健身工作室)
雖然那時候健身行業在穩定發展,但是三四線小城市的健身教練們,和其他以健身為生的人群日子并不好過。就比如我,當時(12年)我們一個健身中心四個男教練,想要參加健身健美比賽的有兩個。一個家境較好,家里還會給一些生活費用,另外一個每次訓練完只能靠吃六個全蛋來補充營養。雖然當時蛋白粉肌酸等基礎補劑已經流行開來,但不是一個月薪1700的健身教練能夠承受的。畢竟我們的想法是與其喝蛋白粉,不如省下來點錢給自己的摩托車加點油上下班實在。
在一段時間的教練生涯中,既能感受到健身行業的發展,也看到了行業的很多不足。很多健身場館仍然停留在以擴大會員量來增加盈利的層面,后續的服務(私教服務)很欠缺,這實際上是非常不利于健身房持久發展的。而健身教練這個群體的整體專業素質偏低,個體之間理論水平和訓練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我本人屬于心里有數那種,深感自身專業知識的不足和能力的欠缺,決定給自己的賺錢技能上進行點必要的投資,接受了能接觸到的最好的健身教練技能培訓。好在興趣所在即為天賦,所學知識掌握的還可以,考了一些認證,再次進入私教行業。錢花的多了,學的東西多了,眼界也開闊了很多,心也隨之“野”了起來。自那時起,就沒有再回老家那個小城市從業,而是來到了南方一個省會城市從事健身教練工作。這次改變,更多的是自身經濟的改變,以前一百塊錢一節的私教課無人問津,走到大城市兩百多一節,一單就是二三十節課,一個月做了五萬多業績之后,告訴自己,可以在這個城市,這個行業站住腳了。
(2017北京健身大會)
一晃三年,在此之后(15——至今)個人認為這幾年是國內健身行業發展最迅速的新階段。健身行業的發展速度比之前任何時期都要快!以下一些點或許可以印證我的看法:
除了健身中心健身房等傳統場館的數量急劇增加,“健身工作室”也逐漸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普及開來,而且更注重服務與體驗。健身服務場館從以會員量取勝正在逐步過渡到以提供持續品質服務取勝(各種一對一私教課,小團課,團課)。
(裝修考究環境舒適的健身工作室)
健身行業的重要一環,健身教練的上端-健身教練培訓行業出現了市值十億級的優秀企業。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健身app的軟件市場也愈發成熟,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國健身行業的飛速發展和相關產業的壯大。
(健身app)
健身器械,運動補劑,運動護具市場作為健身產業的分支,發展呈現出井噴狀。
各種健身健美的賽事愈加頻繁,還出現了很多集娛樂和時尚元素于一身的創新型比賽,以及力量賽事和健身健美賽事的分化逐漸清晰。這些賽事的獎金也是呈“暴漲”狀態。官方錦標賽也還好,很多商業賽事獎金由萬元漲到五萬元,十萬元級別,在今年,雖然還未舉行,但已經有比賽喊出30萬50萬甚至80萬的“天價獎金”這跟我在上文提到的600元省賽的境遇真的不是一個量級的。
(2018大學生賽精彩瞬間)
還有一些微妙的現象,如國內的娛樂明星不分男女逐漸開始喜歡上了“秀肌肉”并且因此引發的一些“馬甲線”“人魚線”等健身風潮呈愈刮愈烈的態勢。就像一同事說的“我從未有想過會有這么多以前看起來跟健身毫不相關的同學朋友去健身,還刷朋友圈,這也許是跟風吧?”我的回答是,“如果這是一種跟風,我希望一直刮下去!”其實這點是能預見的,歐美電影明星并非一直以來是“硬漢風”。真正好萊塢肌肉+機槍式的動作片風格是從施瓦辛格和史泰龍兩位老大爺那個年代確立起來的,并且一直延續至今。哪怕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題材已經成了動漫改編電影,機槍換成了錘子盾牌,但棱角分明的肌肉卻是一個好萊塢的男演員標配,中國改革開放至今,在電影和娛樂等方面已經完全與國際接軌,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單說這點,韓國日本恐怕比咱們做得還要更好一些。
健身行業的飛速發展和變化,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了進來,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中老年家長們的認可。記得剛開始做教練的時候有次遇見那個練完吃六個全蛋的同事的父親。我跟那老叔打招呼,說好久沒見他兒子了,那老叔告訴我說那同事不做健身教練了,要找份安穩工作(很明顯這是這老叔的觀點和為他兒子做的打算)今年春節,我跟我那同事都回家過年,“蹭”健身房偶遇,聊了起來,他說他去年在深圳做健身教練,一年到手20w,他老爸這幾年都沒和他再提“找份穩定工作”的事了。
說了這十幾年來健身行業的飛速發展和轉變,大多只是在陳述。如果讓我去分析的話,其根本原因在于國家的迅速發展,此處不是唱贊歌,而是擺事實講道理,如果國家經濟以每年百分之一的增幅在前進,那么某個行業能發展如此迅速,我自己都會覺得在扯淡。國民經濟和生產力水平是決定性因素。
社會對健身行業的“剛需”。當下的我國國民各類疾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各種慢性疾病如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發。隨著經濟的發展,健康意識的提高,更多的人選擇了慢病慢醫和防患于未然,注重身體保健,大量涌入健身房。
(全民健身廣場舞)
其他一些推動因素。國家全民健身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了,也確實初見成效,然后就是對健身產業的一些優惠政策和扶持政策,如較低的稅收,使得更多的人才和資本涌入了健身產業。
自媒體時代的迅速推動,F在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平臺,各種社交軟件,視頻軟件,使得一些健身信息光速傳播,而且形式多樣,如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圖文并茂,頭條的興趣推送,知乎的侃侃而談,快手抖音的搞笑另類炫酷等。
(健身app)
國內健身界開始出現了一些世界級的選手,職業卡獲得者,甚至職業賽事冠軍,如阿諾德賽冠軍牟叢,世錦賽冠軍鄭少忠,古典健美冠軍陳康等。要知道偶像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姚明能帶動整個中國籃球的發展,中國本土的“施瓦辛格們”同樣也在影響著更多的年輕人進行健身訓練投入到健身行業。
各種各樣健身圈里的“超級明星”的到來,促進了國內健身與國際的接軌,直接拉近了國內普通健身愛好者與從業者跟世界頂級健身健美運動員的距離。去年2017年真是最夸張的一年,F任的奧賽健美冠軍,健體冠軍一年來了中國幾次。其他諸如阿諾德賽等各種賽事的冠軍亞軍,人氣網紅,甚至九十年代的明星選手也紛至沓來。
(世界健體冠軍杰瑞米,中國第一個女子職業賽冠軍牟叢,女子職業選手納米)
健身行業的發展大趨勢不僅適應當下中國的發展潮流,也符合年輕一代國人的價值觀。健身行業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時代,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也面對著市場泡沫和夢想的破滅,但終究還是挺了過來。這最好的時代給我們的機會也許是稍縱即逝,更有可能是源源不斷,但是希望每個從業者都能積極面對,把握機會,憑借自己的專業,能力,勤奮,和服務意識,在行業里脫穎而出。更好的時代也許正在未來等著我們,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后給大家上幾張非常典型的鐵館照片,相信每座城市的某個角落里都有這么一個活化石般的存在,代表著開始,見證著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品女性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1小時前極品女性
1小時前極品女性
1小時前極品女性
1小時前極品女性
1小時前極品女性
1小時前極品女性